大連石化公司“2011.7.16”火災事故.docx
-
資源ID:161937
資源大?。?span id="19j9hv33" class="font-tahoma">18.87KB
全文頁數:12頁
- 資源格式: DOCX
下載積分:8.98金幣
免費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快捷下載

賬號登錄下載
三方登錄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大連石化公司“2011.7.16”火災事故.docx
大連石化公司“2011.7.16”火災事故講解了大連石化公司在2011年7月16日發生的一場泄漏著火事故,事故地點為生產新區1000萬t/a常減壓蒸餾裝置,事故發生的具體部位是換熱器E-1007D管程原油封頭法蘭。事故造成了裝置部分鋼框架、換熱器、管線和閥門過火等破壞,但沒有人員傷亡及周邊海域污染的情況。描述了該套常減壓蒸餾裝置從2006年建設投產后的運轉情況以及相關換熱流程,并指出在2011年5月停車檢修后重新開工的狀態平穩正常。進一步闡述了當班班長和設備員巡檢時發現法蘭泄漏,在準備搶修的過程中,突然大量泄漏引發起火的過程。對事故發生的原因深入解析,直接原因是法蘭突然泄漏的原油滴落在高溫環境下達到閃點從而燃燒起火。間接原因涉及多個環節,其中包括墊片本身的質量缺陷如壓縮率低導致預緊力大、回彈率低影響補償能力及吸油率高降低密封性能等問題,還提到厚度未滿足設計要求及不合規的拼接焊接操作。同時提到技術選材和技術要求上存在的漏洞,比如墊片材料更換和技術規范不全面、驗收管理不到位等情況。
大連石化公司“2011.7.16”火災事故適用于石油化工行業中的常減壓蒸餾裝置領域。特別是對從事原油加工、設備運行維護、工藝安全管理及采購部門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它可用于指導設備材料的選擇與驗收流程改進,確保工藝安全和設備完好,減少類似的安全事故風險。石油化工企業和相關從業人員能夠借鑒此次事故的經驗教訓,以增強對法蘭、密封材料及相關工藝系統安全性管理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