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氣儲配工藝及參數》講解了液化石油氣儲配站內必要的操作崗位設置、設備安裝與工藝管路的連接,確保各項任務得以順利進行。文章詳細介紹了儲配站內的主要操作崗位,包括入站檢查、裝卸、抽殘抽空、鋼瓶稱重、灌裝、二次檢斤、罐區操作和汽化輸配等,并對各崗位的具體職責進行了闡述。罐車進站前需經過嚴格的檢查核實,裝卸完畢后還需再次檢查重量、壓力、液位等記錄內容以確保符合規定。對于鋼瓶的操作流程也做了細致說明,從外觀檢查登記到最終充裝完成后的二次檢斤,確保每個環節都嚴格把控。此外,文中還描述了液化石油氣儲、灌工藝流程,涵蓋了儲存線路、灌裝線路、生產使用線路、殘液回收利用以及液化石油氣倒罐等多個方面。在儲存線路中,液化石油氣可通過不同方式進入儲罐;灌裝線路則提供了多種灌裝手段以適應不同的需求;生產使用線路直接利用或汽化使用滿足不同場景下的應用;殘液回收利用部分詳細介紹了如何處理鋼瓶內、儲罐或罐車中的殘液并合理再利用;最后,針對液化石油氣倒罐過程,利用壓縮機實現儲罐間的氣體轉移。關于設計參數及儲、灌方式,《液化石油氣儲配工藝及參數》明確了設計溫度、設計壓力的標準,根據地區極端氣溫確定最高最低設計溫度,通常最高為48℃,最低依據當地極端最低氣溫。設計壓力按液化石油氣在最高設計溫度下的飽和蒸氣壓和設備設計壓力確定,一般取1.77MPa,殘液系統為0.98MPa。儲存數量和方式根據每天輸出量、輸入周轉時間確定,考慮20%-30%的余地,采用固定儲罐儲存法,分為常溫壓力儲存、低溫壓力儲存和低溫常壓儲存。
《液化石油氣儲配工藝及參數》適用于液化石油氣儲配站的設計、建設、運營管理人員以及相關技術人員。它為這些人員提供了詳細的崗位設置指南,幫助他們了解各個操作崗位的具體職責和相互配合的方式,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同時,該文檔也適用于從事液化石油氣儲、灌工藝流程研究和優化的專業人士,為其提供了一個全面的參考框架,涵蓋了從儲存到灌裝再到殘液處理等多個關鍵環節。對于關注液化石油氣安全存儲和運輸的企業管理者而言,此文檔同樣具有重要價值,能夠指導企業在設計溫度、設計壓力等方面做出合理決策,確保設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