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虧項目治理能力提升培訓(2023年)》講解了針對某大型地標性建筑工程——A項目的深度分析及其應對措施。該項目位于省會CBD中心區域,建筑面積約14萬平方米,是涵蓋高層商業與地下停車場的復合體建筑,于2017年開工,竣工時間為2020年。總簽約合同額為5億元人民幣,但自開工建設以來,遇到了多重問題,如低價中標造成的嚴重虧損,缺乏預付款導致的巨大現金流壓力以及因疫情等原因引起的人工和原材料價格上揚,致使原本預計盈利的工程出現了嚴重的赤字風險。文中深入討論了該工程項目存在的幾個關鍵風險因素:其一是低成本贏得項目后預期損失達三千多萬;其次是因為沒有預先收到款項而承受近2.6億資金墊支長達二十個月;此外還包括高標準的質量控制帶來的高投入等挑戰。
A項目面對重重困難所采取的一系列扭轉局面的做法也做了詳盡說明。這包括確立明確的風險化解策略,并圍繞“提高利潤點、消除風險、重點關注虧損點”進行三次核心分析。為了降低項目成本,制定出了加強施工管理,嚴格執行按月審核變更及簽證,加快甲指定的分包流程等方面的具體措施;還提到如何巧妙運用春節這樣的特殊節點向業主要求支付工程款,簽訂補充協議優化收款比例,采用農民工工資代發系統保證工資支付順暢,減少財務成本,同時也提到了在稅收策劃方面下功夫,利用優惠政策減少稅務負擔。此外,在具體案例分享中展現了多個通過方案優化成功削減開支并獲得顯著效益的例子,例如改變肥槽回填方法由原設計材料改為發泡砼節省費用幾十萬,土石方開挖及換填過程中通過談判獲得額外利益等。
《潛虧項目治理能力提升培訓(2023年)》適用于面臨類似潛在虧損挑戰或正在執行大型復雜建筑項目的各類建設單位和個人。它特別有助于施工企業管理層和專業工程師了解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通過科學規劃和有效風險管理來克服資源短缺、成本超支的問題;適合參與投標競爭的企業用來評估投標項目的盈虧可能性并提前準備相應的應急處理預案;同樣對處于同一產業鏈上的設計咨詢機構、建筑材料供應廠商以及其他相關服務機構也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客戶的痛點和服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