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堿維修工觸電死亡事故》講解了2008年7月6日22時12分左右,發生在氯堿事業部乙炔工段的一起嚴重安全事故。周澤松作為值班維修工,在未通知班長、操作工及行車未斷電的情況下,冒險進入行車檢修平臺準備對鋼絲繩錨點進行預緊。他踏上小車剎車裝置時右腳踩在380V電源接線盒上,導致接線盒被踩破,右小腿與裸露線頭直接接觸,電流通過身體形成回路,最終因電擊傷害致死。此次事故造成死亡家屬喪葬及撫恤費用24萬元,處理善后工作的事務性費用6.4937萬元,罰款10萬元,共計損失40.4937萬元。事故發生的原因分為物的不安全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管理因素三個方面。物的方面包括聯鎖保護裝置失效和新電動葫蘆未經評估驗收;人的方面是維修工嚴重違章作業且其他工人未及時制止;管理方面則是安全培訓不到位、特種設備研究不足、關注不夠以及日常隱患檢查不到位等。為了避免類似事故再次發生,應采取的措施涵蓋檢查整改電氣聯鎖保護裝置、規范行車日常檢查檢修管理程序、加強安全意識和技能培訓。
《氯堿維修工觸電死亡事故》適用于化工行業特別是涉及氯堿生產的企業,以及所有使用行車設備的制造業領域。該案例為這些企業提供了重要的安全警示,強調了安全生產管理和設備維護的重要性。它不僅適用于一線維修工人和操作人員,還特別針對企業的安全管理人員和技術部門,幫助他們認識到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環節,從而制定并實施更嚴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確保員工的生命安全,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