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故原因與人的心理因素引起事故的原因多種多樣,有設備的因素也有人的因素。人的因素除了生理因素外,重要的還有心理因素。從安全心理學理論出發,人為事故原因分為三類。第一類:有意違反安全規程或無意違反規程;.
-
鋼結構安裝坍塌事故案例分析及警示1零事故安全文化的理念國外零事故的定義:預防所有可能事故,包含重大傷亡事故財產損失停工施工局部受限制和進度延誤等。工程施工的安全事故發生遵循工程事故冰山模型,即一次重大.
-
施工工傷事故報告與調查處理制度1工傷事故報告與調查處理依據:國務院199175 號令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處理規定 建設部19933 號令工程建設重大事故報告和調查程序規定 建設部199496 號建設職.
-
一起建筑事故,總包與分包如何認定責任某市一建筑工地總包甲單位將塔吊的安裝拆卸作業分包給乙單位,雙方簽訂了安全管理協議,并明確各自安全管理職責。2012 年 6 月 2 日,乙單位在組織塔吊拆除過程中因.
-
安全生產事故調查和處理制度為了積極預防妥善處理安全事故,保護員工自身他人的合法權益和生命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國務院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 國務院令第 493 號,等有關規定.
-
傷害事故防護措施1物體打擊物體打擊是指物體在受重力或其它外力的作用下產生運動,打擊人體造成的人身傷害事故。交叉作業,防止物體墜落。防止高處有浮物或者設施不牢固,或浮物因碰或者被風吹落。嚴防設施倒塌。嚴.
-
中央變電所工傷事故經過2005 年 8 月 21 日晚 20.50 時,1150 中央變電所施工工作面渣出完后,扒斗機司機丁新貴準備將扒斗機前面巷道兩幫的渣反向扒到工作面,當時扒斗機的扒斗剛好在扒斗機.
-
火災事故調查一般程序一一般規定1 除依照火災事故簡易調查程序的外,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對火災進行調查時,火災事故調查人員不得少于兩人。必要時,可以聘請專家或者專業人員協助調查。2 公安部和省級人民政府公安.
-
建設工程安全事故處理程序一事故發生及時報告建筑施工現場發生傷亡事故后,負傷人員或最先發現事故的現場人員人應立即將事故概況包括傷亡人數發生事故的時間地點原因等報告本單位工程項目經理部領導或安全技術人員,.
-
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定義內涵案情回放2012 年 3 月 24 日,原告薛某步行至淮安市清浦區新民東路某段,因被被告魏某違法停放于路邊的廂式貨車擋住去路,便從該車尾部通過,此時車的左后輪胎突然爆炸,致薛.
-
起重傷害事故的特點及預防起重傷害是指起重作業所引起的機械傷害事故.如橋式類起重機 臂架類起重機升降機及輕小型起重設備等在作業時引起的傾翻提升設備過卷脫鉤砸人吊索具斷裂或設備失靈導致重物墜落移動吊物撞人.
-
鉆井工程事故處理規則1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本標準規定了鉆井工程事故處理的各種辦法。本標準適用于吐哈石油勘探開發指揮部各種鉆井單位。2卡鉆事故的處理2.1 首先詳細了解卡鉆前的現象,事故發生經過,卡鉆位置.
-
事故調查處置程序管理規定1.管控目的加強生產安全事故調查管理,規范安全事故調查標準化作業,推進生產安全事故調查制度化建設。2.管控范圍公司內生產安全事故的原因調查。3.管控對象3.1 事故調查的一般程.
-
事故責任追究制度為了進一步增強職工及管理者的責任感,加大對各類事故的責任追究力度,避免各類事故的發生,特制定了責任追究制度。一事故的類別 1安全事故;2生產事故;3設備事故;二事故性質:1安全事故:輕.
-
事故調查討論追查制度1輕傷重傷事故的調查,由企業負責人或其他指定人員組織生產技術安全等有關人員以及工會成員參加的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2死亡事故的調查,由企業主管部門同企業所在地區的市或者相當于設區的市.
-
監察部門參加事故事件調查處理主要內容一監察部門參加事故事件調查處理原則1監察部門應參加涉及本單位人員的事故事件及組織背后問題的調查處理工作。2組織開展事故事件調查工作中,在查處事故事件本身存在的失職瀆.
-
安全事故上報及責任追究管理規定1.管控目的規范生產安全事故的工傷認定上報劃分標準責任追究執行監督管理工作,使其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有關要求,適應公司管理需要。2.適用范圍公司內生產車間及職能部門。3.管.
-
瓦斯煤塵爆炸事故處理計劃 瓦斯煤塵爆炸事故的處理原則1迅速組織撤退災區和受事故威脅區域的人員。事故發生后,產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氣體,嚴重威脅災區尤其是回風側人員的生命安全,為了保證撤退和搶救人員的安全,.
-
從事故特性談降低事故的措施企業安全管理的核心內容就是有效地控制和消除事故,保障人的身心安全與健康。要達到這一目的,必須對事故及事故的統計分析預防控制等方法進行研究。事故是一種突然發生的,出乎人們意料的.
-
意外安全生產事故處置流程1意外安全生產事故處置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積極施救,有效控制,保全證據,及時上報。的原則。應按國家安全生產法第七十條 四川省安全生產條例第六十二條六十三條六十四條六十五條的規定,.
-
事故隱患排查整改報告制度為了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安全基礎工作,及時準確排查事故隱患,防止各類事故的發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實現安全生產,經研究決定,特.
-
安全事故調查處理制度第一條為了做好安全事故調查處理工作,特制訂本制度。第二條本制度適用于公司及各部門負責人。第三條事故分類。根據安全事故發生的情形和導致安全事故的原因不同,將安全事故分為以下四類。一火.
-
安全事故與事故隱患比較分析一比較1 相同之處1都是在人們的行動如生產或社會活動過程中的不安全行為。2都涉及到人物和系統環境。3都對人們的行動如生產或社會活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力。2 不同之處:1事故是在.
-
生產事故分析處理制度為了加強事故管理工作,全面掌握事故情況,查明事故原因,吸取事故教訓,研究分析事故發生規律,及時采取針對性措施,確保安全生產,特制定如下規定:一事故報告1發生生產責任事故,事故單位立.
-
用事故致因理論分析飯店安全事故從事故的定義和特性可知,事故是違背人的意志而發生的意外事件,而且事故具有明顯的因果性和規律性。因而,要想找出事故的根牟原因,進而預防和控制事故,就必須在千變萬化 各種各樣.
-
火災事故調查的處理1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在火災事故調查過程中,應當根據下列情況分別作出處理:一涉嫌失火罪消防責任事故罪的,按照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立案偵查;涉嫌其他犯罪的,及時移送有關主管部門辦理.
-
兩措典型反事故技術措施A.1防止人身傷亡事故A.1.1進入生產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著裝必須符合 電力安全工作規程和公司安全管理標準相關部分的要求。A.1.2生產現場道路地面平整無雜物,平臺齊全符合規定.
-
事故調查倒查責任追究制度為了及時查清事故發生原因,明確事故當事人的責任,嚴肅追究重大安全事故的責任,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
-
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環境因素監控管理辦法第一條 為了對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及施工現場易發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環節進行有效的預防監控,建立應急預案,根據安全生產法的要求,結合本公司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第二.
-
事故調查處理管理制度1 總則1.1為了及時報告調查統計處理生產事故,規范風電場生產事故管理和調查行為,制定本規定。1.2風電場生產事故調查應做到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過責任人員未處理不放過整改措施未落實不.
-
重大交通事故的處理技巧重大交通事故的處理技巧重大交通事故,是指死亡一至二人或重傷三人以上十人以下的事故,處理此類事故要求事故處理人員具備各方面的綜合素質,包括熟悉道路交通方面的事故賠償方面的法律法規以.
-
安全事故調查的幾個方面一安全資質及資格證是否齊全 檢查如下內容:1危險化學品生產及經營建筑施工等高危企業是否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或經營許可證,其主要負責人及安全管理人員是否取得相應的安全管理資格證;2相.
-
著火安全事故處理報告一 事故發生情況2013 年 11 月 17 日下午 16 時 20 分左右,喜盈水月軒工程,A 棟 17110軸交 1A 軸在第六層外架安全網被燒著。過火面積約 10M2 左右,.
-
事故調查報告不宜載明處罰數額近年來,筆者在與一些基層安全生產監管人員進行業務交流中,看到各地同行撰寫的生產安全事故調查報告,對事故責任者進行罰款的行政處罰表述不盡相同,有的對事故責任者的行政處罰直接量.
-
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制度第一條 為進一步加強安全管理,強化事故管理工作,全面掌握事故情況,查明事故原因,認真吸取事故教訓,研究分析事故發生規律,防止同類事故發生,減少企業財產損失,保證職工生命安全,及時.
-
工傷的預防措施對工傷的預防措施可分為工程技術措施教育措施和管理措施。1.工程技術措施 工程技術措施是指對設備設施工藝操作等,從安全角度考慮計劃設計檢查和保養的措施。對新設備新裝置從設計階段開始,充分考.
-
防止事故五項原理從安全角度研究安全生產,防止事故發生的原理有如下 5 種。1.能預防的原理工傷事故是人災,與天災不同,人災是可以預防的。要想防止事故的發生,應該立足于防患于未然。因而,對工傷事故不能只.
-
傷亡事故調查處理管理程序1 目的為了滿足在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要求下,使本公司員工傷認定 救治和工亡善后處理處于受控狀態,并使其特性達到預期要求,特制定本程序。2 適用范圍本程序規定了發生人身傷亡事.
-
煤礦冒頂事故分析一.編制說明在頂板事故中,采煤面冒頂事故所占比例很大,尤其是炮采工作面,導致采煤面冒頂的因素復雜繁多。本節采用事故樹分析的方法,在對已發生事故調查的基礎上,結合有關理論和實踐,對回采工.
-
如何開展案例教育事故案例教育因其直觀性真實性和感染力強成為集團公司各單位安全教育的一種重要內容。但如何才能更好地發揮案例教育效能,進而強化全員安全意識,卻是一個需要認真研究和對待的問題。筆者認為,要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