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docx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生態環境 損害賠償 制度改革 方案
- 資源簡介:
-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講解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的重要性及其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作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對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責任者嚴格實行賠償制度。2015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試點方案》,在吉林等7個省市部署開展改革試點,取得了明顯成效。為了進一步在全國范圍內加快構建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該方案總結了各地區的改革試點實踐經驗,提出了明確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范圍、責任主體、索賠主體、損害賠償解決途徑等目標。方案要求自2018年1月1日起,在全國試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力爭到2020年在全國范圍內初步構建責任明確、途徑暢通、技術規范、保障有力、賠償到位、修復有效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工作原則包括依法推進、鼓勵創新、環境有價、損害擔責、主動磋商、司法保障、信息共享、公眾監督。適用范圍涵蓋了因污染環境、破壞生態造成的大氣、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森林等環境要素和植物、動物、微生物等生物要素的不利改變,以及上述要素構成的生態系統功能退化。工作內容包括明確賠償范圍、確定賠償義務人、明確賠償權利人等方面。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適用于各級政府及其相關部門,特別是省級、市地級政府及其指定的部門或機構。該方案還適用于涉及生態環境損害的企業和個人,以及參與生態環境損害調查、鑒定評估、修復方案編制等工作的專家和利益相關方。方案旨在通過明確責任、規范流程、加強監管,推動生態環境損害的有效修復和賠償,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