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面上覆含水異常區探放水技術方案.docx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工作 面上 含水 異常 放水 技術 方案
- 資源簡介:
-
《工作面上覆含水異常區探放水技術方案》講解了60101和100101兩個采煤工作面的地質條件、水文地質狀況以及探放水施工的技術要求。該方案描述了60101工作面位于6號煤層,長度為1050米,寬度為180米,運輸順槽高程在855至870米之間,回風順槽高程在865至880米之間,平均煤厚為1.4米,頂板為石灰巖并含有巖溶裂隙水。而100101工作面則位于10號煤層,同樣長度為1050米,但寬度縮小至150米,煤厚增加到6.9米,直接頂為厚度超過16米的石灰巖。文中還提到地層分布情況,包括從第四系到陶奧系的不同巖層特性,特別是關于石炭系上統太原組和二疊系下統山西組的地層組成及其與各煤層之間的關系。對于水文地質方面,詳細介紹了本井田內的主要含水層如石炭系上統太原組灰巖巖溶裂隙含水層、二疊系碎屑巖類砂巖裂隙含水層以及第四系、上第三系孔系含水層的具體參數,如埋深、出水量、單位涌水量等,并對水質類型和礦化度進行了說明。此外,文檔中也涉及到了重要隔水層如山西組隔水層和本溪組隔水層的結構特征及隔水性能。
《工作面上覆含水異常區探放水技術方案》適用于煤炭開采行業中的相關技術人員,特別是那些從事地下煤礦開采工作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它不僅為這些專業人士提供了詳細的地質和水文地質信息,以便他們能夠更好地理解作業區域內的環境特點,也為制定安全有效的探放水措施提供了科學依據。此文件對于確保在復雜水文地質條件下進行安全高效的煤炭資源開發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可作為培訓新員工了解礦區具體地質條件的重要參考資料。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