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泥鐵硫鋁酸鹽水泥熟料燒成過程及礦物組成研究.pdf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赤泥鐵硫鋁酸 鹽水 熟料 燒成 過程 礦物 組成 研究
- 資源簡介:
-
《赤泥鐵硫鋁酸鹽水泥熟料燒成過程及礦物組成研究》講解了以赤泥、鋁礬土、石灰石為原料,探討不同赤泥摻量和煅燒溫度對鐵硫鋁酸鹽水泥強度的影響及其熟料礦物組成的科學實驗。文章通過系統性試驗表明,在赤泥摻量為20%,煅燒溫度為1325℃并保溫30分鐘條件下,制備的鐵硫鋁酸鹽水泥在3天和7天時分別達到了58.2MPa和63.5MPa的高強度。研究發現,熟料的主要礦物包括C4A3S、C2S和C4AF等,其中C4A3S的衍射峰最為顯著,說明其含量較高或結晶最好;而C2S次之,且C3S與C2S的衍射峰有重疊現象,顯示出在較低溫度下的結晶差異。鐵相則主要以C4AF和C6AF的形式存在,衍射峰強度穩定。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原材料中存在CaSO4和f-CaO,但在最終產物中難以檢測到這兩種成分,這表明它們已經轉化為其他礦物。此外,該研究還強調了赤泥作為工業廢渣的有效利用對于減少環境污染和促進氧化鋁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解決了當前中國赤泥綜合利用率低的問題。
《赤泥鐵硫鋁酸鹽水泥熟料燒成過程及礦物組成研究》適用于從事建筑材料研發、生產以及固體廢棄物處理的相關企業和科研機構。特別是那些關注如何將赤泥這類工業副產品轉化為高附加值產品的單位,如水泥廠、氧化鋁生產企業、環境工程公司等。本研究成果不僅為解決赤泥堆放帶來的環境問題提供了新思路,也為開發新型生態建材指明了方向,有助于推動綠色建筑行業的科技進步。同時,它也適合對環保政策制定者提供參考,幫助他們了解最新的科研進展和技術應用,從而更好地指導相關政策的出臺。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