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子抗旱播種技術規程DB14T2743-2023.pdf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谷子 抗旱 播種 技術規程 DB14T2743 2023
- 資源簡介:
-
《谷子抗旱播種技術規程》講解了針對山西干旱環境條件下進行谷子播種的各項關鍵技術環節,包括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輪作倒茬、抗旱整地施肥以及種子準備和處理等內容。文中強調,輪作制度對于避免谷子連作障礙有重要意義,建議遵循間隔2年以上的輪作原則,同時推薦豆類、馬鈴薯及玉米作為適宜的前茬作物選擇。對于抗旱性的要求貫穿了從整地施肥到播種管理等多個方面,具體提及秋季深耕蓄水以保障春播時的土地水分條件;依據土壤狀況調整不同的整地方案,確保適中的墑情和良好的通氣透水性;合理施加基肥特別是有機肥料的比例,強化作物生長的基礎營養供給能力。在種子處理階段,《谷子抗旱播種技術規程》提供了選種、曬種、拌種等詳細步驟以保證播種材料的質量,確保出苗率與健壯度。此外,在抗旱播種章節中,詳細講述了不同氣象和土壤條件下適用的播種技術和設備類型,如利用有效降雨提前實施播種或者采用特殊機械進行深溝探濕播種。查苗補種工作也納入其中,指導如何評估幼苗生長狀況并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填補缺失植株。最后還規定了整個生產過程中需要記錄保存的信息表格,涵蓋關鍵種植操作的時間節點與結果。
《谷子抗旱播種技術規程》適用于山西以及其他具有相似自然條件地區的農業工作者和相關研究人員。特別是面向那些在半干旱或水資源受限地區從事谷物生產的農民和技術人員,為他們提供了一套標準化的操作指南來應對干旱帶來的挑戰。通過遵循此規程,可以幫助提升這些區域內的谷子種植效益,促進農作物穩產高產,同時推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和農業技術水平的進步。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