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口地理要素分類與編碼規范GBT42810-2023.pdf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港口 地理 要素 分類 編碼 規范 GBT42810 2023
- 資源簡介:
-
《港口地理要素分類與編碼規范》講解了對港口內部各個組成部分進行系統性的劃分以及相應的編碼方法。這一標準確立了一套完整的用于描繪港口地理要素的信息表達機制,使得港口的空間數據可以更加有序和標準化地被使用。在文檔中提及的港口地理要素包含了水域空間特征如泊位、航道等自然與半自然實體,也有諸如燈塔導航輔助設施、港區倉庫等人造建筑物和構造物,并按照功能、結構形態或管理屬性等維度做了細致分類。針對各類要素提出的具體編碼方案是依據一定的邏輯結構生成一系列代碼值來唯一標識各要素,保證在全國范圍內不同港口之間的數據交流互通無障礙,并方便數據處理、存儲和共享操作。這種基于規則的代碼編制能夠適應多種信息技術環境的要求,不僅簡化搜索查詢難度,還提高統計分析的準確性,確保我國港航領域現代化建設和國際接軌進程穩步推進。
《港口地理要素分類與編碼規范》適用于從事港口規劃、建設、運營及相關管理工作的人群,特別是港口管理部門、工程技術人員和信息系統開發維護人員等行業從業者將從中受益匪淺。通過理解和應用本標準中的地理要素分類方式及其對應的編碼原則,相關人員可有效地組織和處理大量的港口資源信息,實現從傳統管理模式向數字化精準治理模式轉變,提升港口運作效率和服務水平。此文件同樣適合科研院所中涉及交通地理、物流工程領域的專家學者作為參考文獻引用,為理論研究提供實用的工具支持。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