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面氣象觀測規范第19部分:月氣象輻射記錄處理和報表編制QXT63-2007.pdf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地面 氣象 觀測 規范 19 部分 輻射 記錄 處理 報表 編制 QXT63 2007
- 資源簡介:
-
《地面氣象觀測規范第19部分:月氣象輻射記錄處理和報表編制》講解了月度氣象輻射數據的標準化處理方法及相應報告表格編制要求。文檔闡述了如何對日地間到達地球表面各時段的太陽直接輻射、散射輻射與長波輻射的數據進行整理,并通過計算得到每月總計數值,確保這些關鍵氣候信息能夠精準可靠地反映出一段時間內的太陽能接收狀況及其變化趨勢。具體涉及內容包含但不限于觀測時間選擇、數據記錄格式設定、異常數據篩選和修正原則以及各類輻射量的日總量統計方法等技術環節。在數據匯總之后,規范還明確了報表應遵循統一模版進行編制,包括固定字段設置如日期區間覆蓋、地理位置參數確定、輻射源類型區分等內容;同時提出了針對不同類別輻射數據質量審核要點,以保證提交報告具備高度一致性和完整性。此外,該標準對于可能出現的問題提供了預防性措施和解決方案指南,為保障氣象服務的質量和精度奠定了基礎。
《地面氣象觀測規范第19部分:月氣象輻射記錄處理和報表編制》適用于全國范圍內開展月氣象輻射測量與研究報告編寫工作的專業機構和技術人員。無論是國家一級大型氣候觀測站點還是地方基層單位,在實施長期或短期氣象監測活動中均可以參照這一標準來優化自身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并增強最終成果科學可靠性。它特別適合于那些關注太陽能利用效率評估研究領域的科研工作者以及參與制定能源規劃、環境影響評價項目的相關人員使用。對于高等院校相關專業教學實踐而言,本標準同樣是一份重要的參考資料,能夠幫助學生深入了解行業前沿技術和實際應用場景。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