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古族禮儀旅游服務規范DB15T1464-2018.pdf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蒙古族 禮儀 旅游服務 規范 DB15T1464 2018
- 資源簡介:
-
《蒙古族禮儀旅游服務規范》講解了內蒙古自治區開展蒙古族禮儀旅游服務的相關標準和技術要求,包括術語定義、基本條件、服務設施設備的維護與管理等內容。本標準描述了為旅游者提供蒙古族特色禮儀服務的具體規范,涵蓋了設施設備的標準以及人員素質和行為要求。標準特別對服務設施如哈達、銀碗、蒙古刀等提出干凈整潔的要求,并明確規定成吉思汗畫像等象征性物品擺放位置應符合傳統風俗。文檔闡述了服務人員對待游客應具備禮貌友好、平等尊重的態度及良好的個人形象。同時強調了提供服務時需要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并且服務單位需要有完善的自查機制和備案記錄。另外,該文件詳細列舉了蒙古族禮儀中的歡迎服務、引導服務等方面的內容,具體到迎接游客的語言問候與介物問候,以及進入或離開蒙古包的注意事項。例如語言問候涵蓋日常問候和工作問候,介物問候中包含獻哈達、下馬酒和互遞鼻煙壺三種禮儀,每種禮節都有嚴格的程序,需遵守地方標準和行業習慣。
《蒙古族禮儀旅游服務規范》適用于內蒙古自治區接待旅游者的各類旅游單位,尤其是提供蒙古族禮儀文化的場所。包括但不限于旅游景區、旅行社、民俗風情體驗館及其他涉旅服務機構,這些單位可以通過遵循該規范提高服務質量,保障服務過程中符合民族文化特征與法律法規,使游客得到更真實的文化體驗。此標準也適合旅游服務行業的相關從業人士參考學習,幫助其理解蒙古族文化的核心價值,掌握服務操作細則,以促進當地旅游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