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黔線銀子沱半隧道塌方.docx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川黔線 銀子 隧道 塌方
- 資源簡介:
-
《川黔線銀子沱半隧道塌方》講解了1956年11月17日發生在鐵道部新建鐵路工程總局川黔線趕水至松坎段輕便鐵路運輸便道銀子沱半隧道的一次嚴重坍塌事故。該事故導致14名工人死亡,揭示了施工過程中的諸多安全隱患和管理問題。事故的起因可以追溯到施工初期對地質條件的誤判,原設計為不加支撐的半隧道,但施工中發現石質節理發達破碎,曾經發生三次坍方。第一次坍方后,工程隊改為全隧道施工,但在后續施工過程中,仍存在多次未采取有效防范措施的情況。特別是11月13日第三次坍方后,仍未引起足夠重視,導致最終在11月17日早班時發生重大坍塌。事故原因分析指出,主要責任在于現場施工管理不善、忽視工人生命安全以及設計人員未能及時糾正錯誤設計。此外,片面追求施工進度而忽視安全措施,也是事故發生的重要因素。最終,相關部門對該事故的主要責任人進行了處理,包括判處總工程師沈某徒刑一年半緩刑一年、技術員龐某徒刑半年緩刑半年,代理隊長李某被行政降級,代理分隊長馮某被解除代理職務并給予行政記大過處分。
《川黔線銀子沱半隧道塌方》適用于鐵路建設、隧道施工及安全管理等相關領域。該案例特別適合用于培訓和教育從事鐵路工程建設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以及施工現場負責人。通過對該事故的詳細分析,可以幫助相關人員了解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并學習如何正確應對復雜的地質條件。同時,該文檔也適用于安全生產監管部門,用以制定和完善相關安全管理制度,確保類似事故不再發生。此外,該案例還可以作為高校土木工程專業及相關學科的教學素材,幫助學生掌握實際工程中的安全管理和風險控制知識。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