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鎮棠霞煤礦“10·31”頂板事故.docx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鎮棠霞 煤礦 10 31 頂板 事故
- 資源簡介:
-
《鎮棠霞煤礦“1031”頂板事故》講解了發生在2003年10月31日的礦井頂板事故全過程。事故在早班期間,班長馬新民分配工作,包括對-100水平12煤東大巷、-80水平東付巷及西付巷三個工作面進行了布置。特別關注的是李建興、李作梅和唐光明三人于4時50分左右,因作業區域頂板來壓造成的李建興就地埋壓的事件。該文深入探討了直接原因,包括回采完畢后的保安煤柱僅剩1.5米高使得-100水平東部的壓力增大,以及李建興違章進入空頂區采煤。文章進一步揭示安全管理不到位、技術管理缺乏和安全培訓不足的間接原因。主要運輸巷未進行適當的支護且管理人員未加強對現場的監管和技術人員未能編制相應的規程及安全措施,最終導致作業沒有遵循規范程序。文章指出員工安全教育與技術培訓嚴重滯后,致使當班工人違章作業無人及時勸阻,職工安全意識欠缺。針對這一系列問題,《鎮棠霞煤礦“1031”頂板事故》提出了必須加強全面管理和落實相關防范對策。
《鎮棠霞煤礦“1031”頂板事故》適用于煤礦行業的安全管理與技術人員閱讀學習。文中分析對于提高煤礦行業從業人員對生產過程中的潛在風險認識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從管理者角度來看,該文章可以作為煤礦企業完善安全管理體系、強化監督和執行力度的重要指南。技術層面上,為工程師提供關于技術規程編制和實施的具體思路,幫助其提升安全技術水平并遵守行業標準和規定,從而避免使用不合規的非正規采煤方法。而對一線員工來說,文章強調的安全培訓和安全意識教育的重要性能夠促使個人自覺參與企業內部安全文化構建。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