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ETM的結構地震損傷評估_杜永峰.pdf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基于 ETM 結構 地震 損傷 評估 杜永峰
- 資源簡介:
-
《基于ETM的結構地震損傷評估》講解了耐震時程法(ETM)作為一種新的結構抗震性能評估方法,其特點在于使用的時程曲線顯示地震強度隨時間增加。文章基于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02010),通過最小二乘函數合成了三條耐震時程曲線,并以裝配式基礎隔震結構為案例進行研究。通過對結構在10條天然地震波作用下的增量動力分析(IDA)和3條耐震時程作用下的非線性時程分析,對比研究了不同地震強度下的最大頂點位移、最大層間位移角和最大隔震層位移。研究發現,使用最大層間位移角作為指標,ETM與IDA所得的結構損傷值高度吻合,且ETM的計算量顯著減少。因此,ETM被認為是一種高效的結構抗震損傷評估方法。文中還指出,將最大層間位移角代入結構抗震失效概率公式,通過易損性計算可得出結構在不同耐震時間下的損傷指數期望值,從而為評估結構的損傷提供了科學依據。
《基于ETM的結構地震損傷評估》適用于建筑結構工程師、防震減災研究人員以及從事結構抗震設計的專業人員。該文檔特別適合那些需要對建筑物在地震中的表現進行評估的技術人員,尤其是關注如何高效準確地評估結構抗震性能的人士。此外,對于制定建筑抗震標準和規范的相關機構也有重要參考價值。該研究不僅有助于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還能為未來建筑設計提供更加科學合理的依據,確保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安全性。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