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泥石流防治工程設計規范標準規范貫標培訓.pdf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泥石流 防治 工程設計 規范 標準規范 貫標 培訓
- 資源簡介:
-
《泥石流防治工程設計規范標準規范貫標培訓》講解了我國嚴峻的地質災害減災現狀以及編制該規范的必要性和意義。在我國29個省市自治區中的463萬平方公里、1500個縣遭受泥石流侵襲的情況下,規范強調了解決重大災害泥石流溝如11109條的問題,減少每年約2040億元直接經濟損失和500人死亡的重大需求。在特定背景如汶川縣七盤溝泥石流造成橋梁沖毀列車墜毀及死亡失蹤等實際例子下指出地震后的數年將是泥石流的高發期。文件闡述原有標準難以滿足現今特大型和群發性泥石流爆發情況,以及新的技術和治理手段的應用,表明重新編纂規范的重要性。新規范制定基于最新科研成果,包括新結構研發(例如箱體消能式泥石流排導槽、框架攔砂壩)和對震后防治模式探索,為解決泥石流防治提供理論支撐。報告回顧了自2013年預研究至2016年底規范定稿提交過程中經歷的工作大綱編寫等多個關鍵階段,并提及由中科院成都山地所作為主編單位與多家合作機構完成的此部權威著作,確保了新規定的科學性和實用性。
《泥石流防治工程設計規范標準規范貫標培訓》適用于地質災害頻發區尤其是山區的相關從業人員。包括但不僅限于工程技術人員,他們從事著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保護方面的工作;對于政府決策者和規劃部門來說,在城市發展規劃過程中考慮泥石流防范措施至關重要;而地方居民則可通過這份材料提升自我保護意識。它同樣針對參與編制單位和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在具體實施泥石流治理項目或研究時提供了明確依據,保障了泥石流高風險區域內工程建設和生態保護工作更加安全高效地進行。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