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然草原主要害蟲災害損失及防控評估技術規范DB63T2322-2024.pdf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天然 草原 主要 害蟲 災害 損失 評估 技術規范 DB63T2322 2024
- 資源簡介:
-
《天然草原主要害蟲災害損失及防控評估技術規范》講解了關于天然草原主要害蟲如草原蝗蟲、毛蟲等所造成的災情評估方法,包含損失與防控效果兩個重要方面。該文件規定了針對上述害蟲災害損失以及防控評估相關的術語定義,比如草原蟲災特指由于大量害蟲出現而形成的造成經濟損失的現象、殘存價值是昆蟲災害之后剩下的草地資源的剩余經濟潛力等內容。同時詳細列舉了一系列關鍵性的評價標準和技術性細則,其中包括直接反映蟲害前害蟲密度和受災面積以及由此導致的具體經濟損失三項損失評價準則,以及用以衡量防治效果后的害蟲數目變動情況,實際防控范圍覆蓋率、幸存植被經濟效益留存比重三個方面作為防控效益的主要評判指標。還具體列出了多個有關經濟損失數值的具體公式,用于計算牧草減少帶來的直接損失,并區分了普通害蟲災害下牧草減產損失、特殊遷移害蟲對植物損害損失,也涵蓋了牲畜死亡、需要被迫退出生產鏈和生產力下滑所帶來的多種負面財務影響,通過引入特定模型,使得評估人員可以精準計算各部分因災害而發生的損失金額,為制定科學合理的防控措施提供數據支撐。這些內容將有利于指導天然草原遭遇此類自然災害時如何進行系統的調查分析和恢復工作的有序開展。
《天然草原主要害蟲災害損失及防控評估技術規范》適用于各級從事農業、畜牧業相關政府部門及研究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尤其面向在一線進行監測預報預警、防控管理、損失評估等相關業務的工作人員,為他們在處理由于天然草原遭受如蝗蟲、毛蟲之類的嚴重昆蟲災難后提供了一套標準化流程和技術指引。同時,對于保險業內的理賠員也有很大參考價值,有助于確保賠付工作合理合法地開展,確保農民權益受到公平保障。另外,高等院校中學習動植物保護專業的師生同樣可以在案例研究或實地考察項目中借鑒本規范內容。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