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用天氣預報大豆適宜度等級DB15T2694-2022.pdf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農用 天氣預報 大豆 適宜 等級 DB15T2694 2022
- 資源簡介:
-
《農用天氣預報大豆適宜度等級》講解了針對大豆主要農事活動和生長發育過程的氣象等級指標及計算方法。文件詳細描述了從整地、播種到中耕除草追肥、灌溉,再到收曬等各個環節對應的適宜氣象條件劃分標準,并提供具體的數值范圍以判定“適宜”、“較適宜”與“不適宜”等級。同時,該文檔通過表1至表6對各項活動中的水分、溫度等因素的具體數值進行了界定。例如,在整地過程中利用土壤水分和日平均土壤溫度等數據,通過公式A.1、A.2和A.3明確其適宜性評價機制。此外,還闡述了不同生育階段(如播種出苗、分枝開花、開花鼓粒等)所適用的綜合氣候指數,包括水熱綜合適宜度及其對應分級指標。為了科學評估這些農氣參數,附錄部分詳細介紹了各類適宜性指數的計算步驟與依據,如播種期的濕度和熱力因子預測方程等。
《農用天氣預報大豆適宜度等級》適用于農業氣象領域中的相關技術人員及科研機構,也適合需要進行精確種植決策的大豆種植者群體使用。尤其針對內蒙古等大豆種植區域的基層氣象單位和服務組織而言,該規范可為他們開展農用天氣服務業務奠定基礎,助力提高農作計劃精準性。通過掌握本指南中的方法,相關人員不僅能了解天氣條件對農作物生長的關鍵影響機制,還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農時安排,確保在最佳時間執行各類作業,從而減少不利氣象因素對作物產量造成的損害。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