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西部小麥復種飼用燕麥技術規程DB15T3339-2024.pdf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內蒙古 西部 小麥 復種 燕麥 技術規程 DB15T3339 2024
- 資源簡介:
-
《內蒙古西部小麥復種飼用燕麥技術規程》講解了內蒙古西部地區在無霜期達到130天以上且具備灌溉條件的田地中,在春播小麥收獲后進行飼用燕麥復種的一系列技術要求。《規程》描述了種子準備階段的具體方法,明確選擇適合當地生態條件且生育期85至105天的早熟或中早熟品種,并選用符合二級以上的禾本科草種子質量分級的種子作為標準。針對選地與整地,《規程》說明需要在有灌溉條件的小麥田內完成復種任務,并且對前茬小麥收獲后土地深度翻耕、旋耕和鎮壓等環節提出明確規范。滴灌管鋪設上按照“王”字形布置,并遵循現有地方性標準要求執行。此外,在播種方面,《規程》給出7月底前利用鋪帶種肥一體機條播方式完成具體播種密度和施肥量要求,并且細化分蘗、拔節以及孕穗三個時期的灌溉追肥方案,同時明確了農藥安全使用準則以防止病蟲害威脅,最終詳細講解乳熟期內采用機械壓扁功能的割茬高度留出5到8厘米作為最佳收割操作方法。
《內蒙古西部小麥復種飼用燕麥技術規程》適用于內蒙古西部具有灌溉條件,且無霜期為130天以上的小麥種植地區,尤其是從事糧食作物生產與牧草種植的企業、農戶和技術指導人員等群體。這一文件能夠幫助上述行業中的生產者掌握高效的資源利用技術,并推動區域內農業結構優化調整,進一步提高復種指數和單位面積產量。此外,本規程對于關注農牧交錯地帶生態平衡及綜合效益提升的研究機構同樣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