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大興安嶺黑木耳DB15T1709-2019.pdf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內蒙古 大興安嶺 黑木耳 DB15T1709 2019
- 資源簡介:
-
《內蒙古大興安嶺黑木耳》講解了內蒙古大興安嶺地區特有的、以蒙古櫟和樺木為原料生產出并含有鍶元素的黑木耳品質規范和管理流程。描述了其地域范圍位于內蒙古大興安嶺生態功能區,并詳細規定了一級、二級、三級黑木耳在形態、色澤、氣味等感官指標的要求,明確了不允許出現的霉爛耳、蟲蛀耳以及雜質的比例限制。對整批包裝產品的取樣方法進行了細化區分,并給出了針對實驗室樣品抽取的具體操作規范。檢測內容包括肉眼觀察形態大小、游標卡尺測量厚度及直徑,并參照GB/T系列和JJF標準進行雜質含量與凈重測定,同時還明確了檢驗批次規則、型式檢驗以及出廠檢驗的各項分類依據。通過氣味、霉爛耳和關鍵感官數據來綜合判定產品的質量等級。對于不合格項允許加倍復檢,并規定整改后的再次檢測要求。同時明確運輸、包裝需遵循NY/T系列準則。
《內蒙古大興安嶺黑木耳》適用于食品加工、批發銷售等相關領域的從業人員和單位,尤其是關注內蒙古地區特色林產品生產和質量管理的專業人員和機構。它同樣適用于負責食品安全監測的政府部門或監督抽檢機構以及開展林業剩余物轉化綜合利用技術研究的學術團體。作為地方標準,它特別服務于那些致力于提高黑木耳生產技術水平、保障產品安全性、優化商品質量分級的企業或合作社,旨在促進該地區食用菌產業化、標準化發展。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