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顆粒碰撞噪聲檢測系統校準規范JJF 1220-2009.pdf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顆粒碰撞噪聲檢測系統校準規范JJF 1220-2009 顆粒 碰撞 噪聲 檢測 系統 校準 規范 JJF 1220 2009
- 資源簡介:
-
《顆粒碰撞噪聲檢測系統校準規范》講解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計量技術規范JJF1220-2009針對顆粒碰撞噪聲檢測系統的詳細校準流程和標準。本規范規定了PIND系統的各個組成部分的校準,涵蓋了振動激勵裝置、沖擊激勵裝置、超聲靈敏度發生裝置即STU換能器以及示波器的特定技術參數。文檔首先明確了該規范由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實施,并且指出了負責解釋的技術委員會與主要起草單位。隨后描述了校準條件如環境要求(溫度范圍)、使用的輔助設備及其性能規格。此外,《規范》還列明了各關鍵部件的計量特性:例如,振動加速度幅值的誤差應在10%之內,振動頻率的示值誤差應不超過8%;沖擊加速度峰值的顯示誤差不得超過20%,并詳細介紹了STU換能器的工作狀態和技術規格等具體數值限制。進一步地,《規范》規定了具體的校準項目和校準方法,確保每一次測試都能達到一致性和準確性,其中包括記錄每次操作的數據和最終的結果表述及復校驗時間間隔。
《顆粒碰撞噪聲檢測系統校準規范》適用于所有涉及使用顆粒碰撞噪聲檢測系統(PIND)來進行內部或外部自由微粒檢測的企事業單位和個人,包括但不限于航天航空企業中負責產品質量控制的技術人員。同時,適用于對微電子元件封裝腔內的污染物或者殘留物進行精確檢查的檢測部門,比如集成電路板制造商在組裝前需要通過PIND系統來排查是否有金屬碎屑或其他異物留在內部空間的情況。對于參與PIND設備研發制造的企業也具有指導意義,幫助他們在產品設計階段能夠依據此規范中的各項技術指標完成優化,從而提升產品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