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修筑井下防水墻的安全技術措施.docx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關于 修筑 井下 防水 安全技術 措施
- 資源簡介:
-
《關于修筑井下防水墻的安全技術措施》講解了為消除紅杏煤礦風井底部與老巷道相通處的水害隱患,確保安全生產而采取的具體安全技術措施。設計依據包括紅杏煤礦與本礦靜壓水高程差及理論計算得出的靜水水壓,確定在此范圍內靜水水壓為1.13MPa。根據這些數據進行了詳細的水壓計算公式推導和墻體長度計算,最終確定防水墻的長度為0.42米,并為了進一步保障安全將墻體厚度定為1500毫米。墻體設計部分詳細說明了防水墻的規格、結構以及材料配比等信息,具體規格為寬4000mm、高2000mm、厚1500mm的楔形設計。墻體前后兩段采用不同尺寸的料石修筑,中段則使用特定配比的混凝土澆注施工。此外,在墻體關鍵位置設置了排水管、排氣管(觀察孔),并明確了刻槽深度的計算方法,以確保整個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關于修筑井下防水墻的安全技術措施》適用于煤礦行業中涉及井下防水設施建設的企業或單位,尤其是那些存在類似風井底部與老巷道相通且有水害隱患的情況。對于參與此類工程的設計人員、施工人員、安全管理人員以及相關監管部門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它不僅提供了科學嚴謹的設計依據和技術參數,還規范了施工過程中的具體操作要求,有助于提高井下防水設施的質量和安全性,從而有效預防水害事故的發生,保障礦工的生命財產安全。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