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象災害風險評估技術規范 暴雨DB15T3643-2024.pdf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氣象災害風險評估技術規范 暴雨DB15T3643-2024 氣象 災害 風險 評估 技術規范 暴雨 DB15T3643 2024
- 資源簡介:
-
《氣象災害風險評估技術規范 暴雨》講解了內蒙古地區暴雨災害風險評估的具體流程和技術標準。該規范由內蒙古自治區氣象局提出,于2024年9月開始正式實施。本文件詳細規定了從資料收集與處理、術語和定義的確立、具體的評估流程到各種量化評估方法及風險報告的完整過程。通過明確的框架結構和技術指標設置,對暴雨及其衍生災害的風險進行全面、系統的評估。對于數據來源,特別強調需獲取30年以上高密度的基礎地理信息、氣候觀測數據以及歷年的災情歷史記錄。在術語界定方面,文件對"暴雨"“暴雨災害”“孕災環境”“承災體暴露度”等關鍵概念進行了嚴謹描述,并針對這些核心要素制定了相應的評價指標。評估流程部分則指出,需要依次對暴雨危險性、承災體的分布和脆弱性進行綜合考量,并最終結合災損指數計算結果,使用諸如信息熵賦權法、自然斷點法等多種手段來實現客觀公正的風險評判,生成科學的評估結論并匯編成報告。附件提供了包括歸一化處理在內的五種具體的技術輔助工具以支撐主體規范的操作。
《氣象災害風險評估技術規范 暴雨》適用于內蒙古地區的各級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個人在規劃和開展與防災減災相關的各類活動。它主要服務的對象是從事氣象研究或關注公共安全的專家群體,以及需要基于精準氣象風險數據進行決策的企業領導者。此文檔有助于上述人群理解如何利用長期氣象和地學資料預測未來的洪水、山洪等地質次生災害的可能性;指導他們采取適當的措施減輕可能帶來的損害;提高對極端天氣條件應對的水平,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秩序的穩定。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