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象災害風險評估技術規范暴雨DB15T3643-2024.pdf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氣象 災害 風險 評估 技術規范 暴雨 DB15T3643 2024
- 資源簡介:
-
《氣象災害風險評估技術規范暴雨》講解了暴雨災害風險評估的技術細節,涵蓋了資料收集與處理、評估流程、評估方法及報告編制的全鏈條要求。該標準描述了氣象觀測資料的收集方法,并明確了至少30年逐日和逐小時降雨數據的重要性,此外還包括數字高程模型、水系分布和權威部門發布的承災體數據等基礎信息。在資料處理部分,重點提到了歸一化處理和災損指數的計算公式,這些都直接影響評估結果的質量。在評估流程中,強調綜合考慮暴雨致災危險性、承災體暴露度與脆弱性的必要性,并提出利用GIS制圖構建評估模型的方法。評估方法主要通過統計分析歷史暴雨過程和致災因子間的相關性,引入年雨澇指數和孕災環境影響系數的概念,詳細闡述了如何選用Pearson相關系數、信息熵賦權法以及專家打分法進行具體操作。對于地形和水系因素,提出了量化不同地區的海拔高度和高程標準差分區來確定地形因子影響系數的具體步驟。
《氣象災害風險評估技術規范暴雨》適用于開展地方暴雨災害風險評估的相關機構和個人,尤其是內蒙古自治區內氣象災害管理部門、科研院校以及應急管理部門的專業人員。其應用范圍包括城市規劃、防洪工程設計、農業風險防控及保險行業領域等需要對暴雨風險做出精準預判的情況。該規范可作為技術人員評估暴雨可能導致的各種自然災害和經濟損失的標準依據,也為政府決策提供了可靠的科學支撐。通過對本標準的學習和實施,能有效提升相關從業人員的風險應對能力及區域防災減災水平。
展開閱讀全文










